第143章 找何首乌(1 / 2)

天色彻底黑透,村里家家户户都亮起了昏黄的油灯。

王卫国骑上自行车,后座上绑着那个巨大的木笼子。

沈军不放心,干脆也跟了去,一路小跑地跟在自行车旁边,伸手扶着笼子,生怕颠簸出什么意外。

两人一路来到县城,按照纸条上的地址,找到了孙红山的家。

孙红山家住的是纺织厂的家属院,一栋二层的小楼,带个小院子,在当时绝对是顶好的住所了。

孙红山早就等在了门口,看到他们,连忙热情地迎了上来。

交易很顺利。

孙红山点出厚厚一沓“大团结”,一共三十五张,亲手交到了王卫国手里。

王卫国把钱揣进怀里,那沉甸甸的感觉,让跟在后面的沈军心跳都漏了半拍。

“来,卫国,进屋喝口水。”

孙红山招呼着,一个看起来温婉贤淑的中年妇女也从屋里走了出来。

她穿着一身干净的干部服,气质端庄,脸上带着和善的微笑。

“这是你向芳婶子。”

孙红山介绍道。

“这是王卫国,我跟你提过的那个小伙子。”

“向婶。”

王卫国礼貌地喊了一声。

“快进屋坐。”

向芳热情地招呼他们。

聊天中,王卫国才知道,孙红山这一家子,当真是不简单。

夫妻俩都是京都人。

孙红山是纺织厂厂长,向芳则是火车站的会计主任。

这在当时,可都是响当当的铁饭碗,而且是领导岗位。

他们有三个孩子,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,都留在了京都,由家里的老人带着读书。

“卫国,你的事,你孙叔都跟我说了。”

向芳给王卫国和沈军倒了茶,语气温和地开口。

王卫国端起茶杯,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,这茶叶显然也是好东西。

向芳看着王卫国,眼神里带着一丝恳切。

“是这样的,我家里也有个长辈,肝脏一直不太好,医生说得好好养着。”

她顿了顿,似乎在组织语言。

“我听人说,年份高的何首乌,对养肝很有好处。你平时在山里跑,路子广,能不能帮忙留意一下?”

王卫国闻言,放下了茶杯。

何首乌?

这玩意儿可比那老鳖难找多了。

“向婶,不瞒您说,这年份高的何首乌,现在比老山参都难找。”

王卫国没有把话说得太满。

“山里的野猪嘴刁,最喜欢拱这东西吃。有时候好不容易发现一棵,等第二天去挖,多半就只剩个坑了。”

他说的也是实情,前世他就知道,真正的野生何首乌,千金难求。

“这东西,得看缘分。我只能说,我尽力帮您在山里找找看,但不敢跟您打包票。”

“我明白,我明白。”

向芳连连点头,她也知道这种珍贵药材可遇不可求。

“好孩子,那就拜托你了。要是真找到了,一定要先卖给婶婶,价钱不是问题。”

“一定。”

王卫国郑重地应了下来。

事情谈完,孙红山又从屋里拿出两条“大中华”香烟,硬是塞到了王卫国手里。

“卫国,今天这事,叔承你的人情。这烟你拿着,别嫌少。”

孙红山知道,王卫国在老鳖的价格上,给他让了大利。

他是个讲究人,自然要投桃报李。